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是: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 1
  • 2
  • 2
1 2 3
我国典当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发表日期:2015/1/21 14:15:42 来源:辽宁典当网 点击量:2133

摘要:当前我国典当业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与其他与小额信贷公司相比,也并无多少优势可言,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发展。对典当行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良好形象,打击取缔非法行为,塑造有序经营秩序。典当行业自身应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内控机制;经营多元化,开拓业务空间;加强银典纵向合作,发挥比较优势;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应;加大培训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真正成为“发放质押、抵押贷款的准金融机构”。

  关键词:典当行业;历史变迁;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典当是以财物作质押或抵押限期有偿借贷融资活动。“以物质钱,见物放款”是典当融资最突出的特点。我国将典当行界定为非金融机构。出身于“草根金融”的典当行业被誉为“绿色通道”、“第二银行”、“救命稻草”等,足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典当方便、快捷、灵活的融资特点与中小企业“急、频、少、繁”的融资需求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在支持生产、活跃流通、方便人民生活、抑制高利贷、打击地下钱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典当较高的融资成本势必只能作为一种“救急”,不应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融资方式。民间资金正通过争办典当行这一运作的平台由灰色地带实现“阳光化”增值。

  一、我国典当行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我国典当业的发展历史“萌芽于西东两汉,兴起于南北两朝,成熟于大唐五代,鼎盛于明清两季,衰落于清末民初,消亡于新中国建国初期,复兴于改革当代”。

  通常认为我国典当业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寺库质贷。唐朝逐渐从单一的寺库质贷演变成民营、官营两种经营模式并举,产生的影响力覆盖到五代十国。宋代典当业更为发达,典当物品的多样化以及寺庙僧办典当行的复苏是当时的两大特点。金代经历时期虽短,但官营典当业发展迅速。元代末期,以寺庙僧办的典当行大规模减少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民营典当业。明代中期,典当业的数量、管理模式、经营范围及抵押品的种类均有显著的变化,被誉为我国典当业发展的分水岭。清朝初期,出现了皇当、官办典当、民营典当三分天下的格局。乾隆皇帝曾给典当业题词:“缓急相通、利国利民”,是对典当最有概括性的评价。清后期和民国时期,由于战乱的影响,典当业逐渐走向衰败。

  新中国成立后,旧式典当业被全部取缔。改革开放以后,为满足不同的经济需求,典当业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1987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开办了新中国第一家当铺――成都市华茂典当服务商行,率先恢复了古老的典当业。从此典当业进入了发展的新纪元,先后经历了“无序发展――规范发展――改革发展――继续发展”四个阶段。1987年12月至1993年6月,典当业处于无序快速发展时期,存在着监管主体缺位、经营混乱、规模偏小等缺陷。1993年6月至2000年6月,典当业大清理与大整合,从混乱逐步走上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之路。2000年6月至2003年4月,国家取消典当行金融机构性质,作为一类特殊的工商企业,由国家经贸委统一归口管理。2003年国家经贸委撤销后至今,典当行划归商务部管理,进入了健康有序、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商务部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国典当实现典当总额1180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动产典当业务占25%,房地产占53%,财产权利占22%;共有典当行5238家(2003年1374家),分支机构535家,从业人员40445人(2003年1.1万人)。

  纵观历史,“先有典当,后有票号,再有钱庄”是对旧时代金融业发展过程的清晰描述,共同支撑着我国古代的民间经济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典当凸显新功能:“救急”为主,“救穷”为辅,角色的转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今的典当行实质俨然是“发放质押、抵押贷款的准金融机构”。

  二、当前我国典当行业生存现状――夹缝中求发展

  在连续加息、存款准备金率提升以及银根持续收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度陡增,不仅要面对利率大幅上浮的严峻现实,而且还面临着审批制度严格化、放款周期延长化的挑战,这使中小企业转投典当、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目前在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上,占据50~60%份额的是小额贷款公司及相应的民间融资机构;30~40%份额被银行占据;留给典当业的份额仅剩不到10%[1]。

  1.典当业内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典当行快速增加,数量过多极易造成内部的不正当市场竞争,低价揽客导致了整个行业收益的下滑,与典当行自身的综合高风险、高成本不相适应。这种恶性竞争有损于典当行业利益,不利于其发展壮大。

  2.与商业银行相互竞争、相互补充。典当融资近似于商业银行短期抵押贷款融资,“差别服务,错位经营”,典当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相对于银行贷款的高门槛,典当融资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对客户信用要求几乎为零,典当行只注重当物是否货真价实;二是抵押质押物的范围广泛、起点低,千元、百元的物品皆可当;三是不限制资金用途;四是融资手续方便快捷,金银首饰抵押等一般立等可取,车辆在一个小时内、房产抵押在一天内、土地质押在72小时内可取得当金;五是当期灵活。

  3.与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相比,具有融资成本优势及合规性。与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的高利息相比,典当行更为合理的利率水平构成其主要的比较优势。一般民间放贷团体月利息高达8%~15%,更有甚者达到30%~50%,地下钱庄借贷利率甚至为120%,而典当行业收取的贷款利息费用为3%~5%不等。同时,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的不正规性存在诸多隐患,典当是一个经营合法、收费合理的正规机构。

  4.与小额信贷公司相比,并无多少优势可言。从经营范围看,典当行与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范围并无太大本质差异。小额贷款公司除了可以经营典当行的房产、汽车和财产权利抵押业务外,还可以进行信用或担保贷款。而且,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成本比典当融资成本更低,利率浮动范围也相对宽松。可以说典当业在业务竞争中存在着相对劣势。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已达3366家,而2008年还不到500家,迅猛发展之势已对典当行经营构成巨大威胁。

  5.寄售店借典当行名义非法经营,扰乱秩序,损害形象。典当行是一种特殊的融资机构,进入门槛高。按照商务部、公安部2005年发布的《典当管理办法》,典当行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万元;而从事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从事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业务的,最低限额甚至高达1000万元。以民间借贷新载体自居的寄售行准入门槛低,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打着典当行的名号,非法从事典当业务,扰乱了市场秩序,不仅抢占了小额典当业务市场,而且打着当铺名义收赃销赃,严重损害了典当行的社会形象。事实上,寄售行与典当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营行为。

  我国典当行正扮演着针对低信用级别客户贷款的“中国次贷市场”的角色;且面临着行业风险复杂,业务规模偏小,专业评估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典当热是当前稳健货币政策下民间借贷升温的正常反映,而一旦货币流动性与中小企业资金面得到改观,典当业务增长的态势可能被遏制。同时,不少学者认为由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过大,典当业还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典当业会失去其生存空间。如何在竞争压力、政策变动以及自身困境下求得生存发展,成为摆在典当行业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我国的典当业必须未雨绸缪,迎接挑战。

  三、促进我国典当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部门方面

  1.打击取缔非法行为,塑造有序经营秩序。影响典当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有寄售行(物资调剂行)和地下钱庄。对公开打着“典、当、押”字样招牌的寄售行(物资调剂行)要坚决取缔;对暗地非法经营典当业务或地下钱庄进行坚决打击;同时,加大对民间非法借贷的处罚力度,促进典当业健康有序发展。

  2.助其接入征信体系,防范和化解违约风险。通过征信系统,提高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从源头上控制好违约风险。同时,可以提高客户的违约风险与成本。一方面,没有还款能力的人不会通过典当这一方式来融资;另一方面,由于典当品市场价值变动导致客户无还款意愿,但信用记录不良成本会促使其降低违约性。比如若没有信用体系,那么客户会直接比较当品价值与赎当金额的大小决定是否守约;而纳入征信体系,客户就会综合考虑当品价值+违约信用成本与赎当金额的大小。人民银行也可以借机将其纳入自己的监测范围,为将来监测、统计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做好准备。

  3.建立监管协作机制,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一是建立由商务、公安、工商、人民银行和银监等相关机构参加的部门协调机制,规范典当行的经营行为,防止管理真空,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如严厉打击变相吸收存款甚至高息揽储、违规发放贷款,利用双方不平等的经济地位损害客户利益等严重扰乱经济和金融秩序的违规经营行为。二是完善相关法规,将典当行为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加强“窗口指导”,防止典当行过多的逆政策经营行为扩大区域性金融风险,降低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三是尽快将典当行纳入反洗钱监管体系。不法分子利用典当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其成为洗钱的途径,套取非法利润,增大了典当行经营的风险。

  (二)典当行业方面

  1.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内控机制。典当行业面临着众多风险,宏观性风险包括政策性、法律性、市场性、违规经营、信用、流动性、资本金风险等;微观风险有鉴定评估、绝当物变现、贷款比例管理、职业道德风险等。典当行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任何风险均可能是致命的,因此应建立完善的风险内控机制,防止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一是借鉴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的经验,并根据典当自身特点加以改造,完善授信流程。二是加强风险防控意识,树立风险文化理念,力争做到风险管理覆盖贷前、贷中、贷后。三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同时,探索建立多层次的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提高典当行抗风险能力。

  2.多元化经营,开拓业务空间。典当业要积极拓展和延伸业务线,探寻多元化的经营轨迹。目前业务过于集中单一,如何进一步开拓业务空间成为典当行面临的瓶颈。一是开展“横向联合做单”,发放类似“银团贷款”的合作贷款。二是针对客户的不同需要,对保险单、国债、股票等新品种研究设计,同时根据房地产投资、出境旅游、出国留学、重大疾病等需求,提供专业、快捷服务。三是在拓展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创非主营业务。包括鉴定评估及咨询费以及派生出的“保管箱”业务、淘宝新天地、寄存服务、金钻玉石饰品加工安装、清洗服务等。在“美国典当在线”提供的网络平台上共有2亿件当物寻找买主,等待变现。我国的典当行也应加强与不同媒体的合作,提供跨平台、跨地区的典当服务,使广大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竞拍到绝当名品。

  3.加强银典纵向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商业银行与典当行的合作本质上是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垂直联接”问题。从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角度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存在制度互补的可能区域[2];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间的合作可以有效促进两者间优势互补[3]。一是典当行用死当物品向商业银行办理抵押,获取贷款和综合授信额度,解决资本金偏小问题;中小企业将房地产等抵押给典当行,再由典当行担保向银行贷款能综合典当行的快捷和银行利率较低的优势。二是实现客户资源共享。经过典当行推荐的企业可降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和贷前调查成本;商业银行将拥有的客户群体中适合典当融资的企业向典当行推荐。三是通过银典合作,将部分不良资产转移至典当行,发挥典当行在处理担保品方面的优势,既可以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又可扩展典当行的业务领域。

  4.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应。传统的典当行单元店经营模式狭小,难以应付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本文认为提高典当行业门槛,限制数量有利于典当行的壮大。应根据各地经济金融发展现状确定某一地区典当行数量,防止过度或无序竞争。通过参股、入股等形式吸引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投资者加入到典当行业中,建立“分支行制”;同时,鼓励一些实力雄厚的典当行跨区域收购或入股其他地区的典当行,达到跨区域发展的目的;最后形成连锁经营模式。成立于1989年的EZCORP公司已在美国的13个州和墨西哥拥有670多家店铺,成为美国第二大典当公司。连锁经营可扩大规模效应、降低经营成本,获得竞争优势,提供差别化服务,达到快捷方便的要求;还可以扩大品牌效应,提高社会知名度,增强竞争力。典当行也可通过上市拓展融资渠道,增强经营实力,美国至今仍有4家典当行活跃在股市当中。我国典当行离上市条件还有不小差距,随着发展壮大,届时领头典当行可选择中小企业板上市。

  5.加大培训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一个优秀典当师需要广泛涉猎珠宝、房产、汽车、股票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判断抵押物的价值;一个民品典当估价师,至少需要专业培训1~3年才可以独立做业务。启动和推进典当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在目前典当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一是建立典当全方位、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轮训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鉴定评估的专业人才和具有执业资格的鉴定师和评估师。二是全国金融高校增开典当评估专业,真正做到典当评估人才从校园培养,为典当业的持续发展积蓄人才。

  (三)社会舆论方面

  对典当行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良好形象。至今,人们对典当业的认知仍是较为负面的,被认为是一种“乘人之危”的高利贷盘剥的“可恶”行当,“走投无路进当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曾在其著作中将当铺写成“吃人不吐骨头”的黑暗行业。事实上如今典当的性质与旧时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典当行需要加强与媒体联系沟通,加大新形势下典当功能、作用及新品种、新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其真正内涵,树立和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同时,全行业要以规范的经营和优质的服务塑造典当行在新时期的新形象。

© 版权所有:广州市典当行业协会  粤ICP备13065796号-1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北较场横路12号物资大厦自编2210  邮编:510060   电话:(020)37392502    E-mail:gzpa2013@163.com